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假期读的一堆书中,最喜欢的当属张大春的《认得几个字》。读了太多的高头讲章,宏大叙事,回过来看看这样的东西,却有一种温润亲切的感觉。

读此书其实让我浑身冒汗,原来我是个不识字的人。不但自己平时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懒得去查字典,而且更别说是要把字词的典故像他那样如数家珍,娓娓道来。人们常常把不拘小节当作是一种美德,但在学文化的问题上,“不拘小节”有时候就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。

张大春表面上谈的是字,实质上却关涉人世沧桑。管中窥豹,认得几个字,便是认得一整个世界。这里不说中学生作文里常提到的布莱克的“一沙一世界”,就是从当代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。

我在张大春的书里划了许多横杠杠,把他那些机智、诙谐并富于洞见的语句都一一记下来。

在谈到有人提出“不要逼着孩子把字练好”的快乐学习理念时,他说:“要知道,打着不打孩子的招牌,还是可以欺负孩子的。就像打着科学的招牌,居然会轻鄙书写活动一样,大模大样欺负着我们的文化。”

在回应教育部门要求“增加文言文的教材比例”时,他又说:“这样把古典语文教育当群众运动来鼓吹,不是宽估了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专业论述价值,就是高估了自己作为一个公共人物的影响力,或者,根本低估了语文教育的复杂性。”

当然,除了把文字用于现实批判之外,张大春更多的是用文字来和两个孩子交流情感。整部作品因为两个孩子的出现,由于两代人之间的碰撞而显得生趣盎然。

读张大春的这本书,不免让人联想起龙应台的《孩子你慢慢来》与《亲爱的安德烈》,让人感慨。有时候,因为有这样的父亲与母亲,才会有这样可爱单纯的孩子;而父亲与母亲之所以如此优秀,也正是由于他们也曾有过可爱的父母。就如张大春的另一本书的题目一样,他也曾“聆听父亲”。台湾在某些方面较之于大陆的优秀,常常在于多了这么几位优秀的父母。

与孩子相处他们更注重心的培养,而非脑的灌输。有纯净善良的心灵,才有可能孕育出真正博大丰厚的文化,才能培育出拥有人文情怀的下一代。

张大春说,重要的不是中文程度或任何一科的程度,重要的也不是哪一本书,或哪些是非读不可的好书,重要的是你和你的孩子能不能一顿晚饭吃两个钟头,无话不谈——而且就从他想学说话的时候开始。

他还说,孩子们不要诗,他们要笑。你不能让他们笑,就不要给他们诗。

那才是真正的有文化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范昀

范昀

19篇文章 11年前更新

浙江宁波人,文艺学博士,现任职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。主要从事政治美学、文化批评及启蒙思想史研究。

文章